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化学成分(模糊匹配)
68条记录
抚仙湖径流区烟叶化学成分分布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2021

摘要:为分析2009~2019年抚仙湖径流区烟叶化学成分分布特征及稳定性,运用SPSS 25软件对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及衍生指标进行数理统计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个部位烟叶的烟碱、总氮、氧化钾、氯、钾氯比、两糖差和糖碱比的总体偏度均为正偏离,其余指标均为负偏离。3个部位烟叶的烟碱、氧化钾、氯、钾氯比和非烟碱氮/总氮的总体数据分布较为集中,中上部烟叶的总糖、还原糖、两糖差和氮碱比的总体数据分布较为分散。烟碱、总氮、总糖和还原糖在不同部位的稳定性趋势存在一定差异,上部烟叶总氮>还原糖>烟碱>总糖,中部烟叶还原糖>总糖>总氮>烟碱,下部烟叶烟碱>总氮>总糖>还原糖,其余指标的稳定性在3个部位间趋势相同,即非烟碱氮/总氮>氮碱比>氧化钾>糖碱比>两糖差>钾氯比>氯,中上部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稳定性整体优于下部烟叶。不同部位烟叶化学成分指标的偏度和峰度在不同年度间均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点。除个别指标外,各部位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变异系数年度间差异不大,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稳定性总体较好。

关键词: 抚仙湖径流区 烟叶 化学成分 分布特征 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肉灵芝化学成分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白肉灵芝的主要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本研究以紫芝、赤芝为参照,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白肉灵芝的营养成分、多糖、三萜、总皂苷、灵芝酸A、氨基酸、微量元素进行分析,并考察了不同品种灵芝提取物的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白肉灵芝的粗蛋白含量、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8.02%~19.02%、113.61~163.51 mg/g,明显高于紫芝、赤芝。白肉灵芝中主要活性成分多糖、三萜及灵芝酸A含量分别为0.99%~1.42%、1.22%~1.40%、0.069%~0.084%,明显高于紫芝、赤芝。白肉灵芝中总氨基酸含量为113.61~163.51 mg/g,其中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含量较高。白肉灵芝甲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0.13~0.19和0.54~0.89 mg/mL,并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其抗氧化活性高于紫芝。本研究为白肉灵芝的综合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白肉灵芝 营养成分 化学成分 抗氧化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抚仙湖流域植烟土壤养分特征及烟叶综合质量对比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抚仙湖流域植烟土壤的烟叶综合质量,对流域内4种类型土壤(水稻土、沙壤土、红壤土、紫色土)及其烤后烟叶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和评价.土壤检测结果显示:4种植烟土壤pH值为6.16~6.73;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高,分别为19.03~64.48 mg/kg和111.09~397.89 mg/kg;水稻土的碱解氮含量118.02 mg/kg,较适宜,其他土壤的整体偏低,在51.68~59.66 mg/kg;沙壤土有机质含量仅4.14 g/kg,其他3种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适宜,为17.44~21.06g/kg.红壤土烟叶外观质量得分最高,上、中、下3部位烟叶得分分别为81.25、83.50和74.75.沙壤土得分最低;4种土壤烟叶化学成分均符合优质烟叶要求,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红壤土烟叶感官质量评吸结果得分最高,上、中、下部烟叶得分分别为83、84和81,沙壤土得分最低,上、中、下部烟叶得分分别为80.0、81.0和77.5.通过比较,红壤土烟叶初烤后综合质量最好,沙壤土的最差.

关键词: 植烟土壤 烤烟 外观质量 化学成分 感官评吸 抚仙湖流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河植烟区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特征

西南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明确红河植烟区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特征。【方法】本研究对采集自红河植烟区8个县(市)的889份烟叶样品的还原糖、水溶性总糖、总植物碱、氯、钾、总氮含量进行了测定,计算了氯钾比、糖碱比、糖氮比和氮碱比。聚类分析了不同部位、不同品种、不同产区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并对烟叶质量标准进行了评价。【结果】红河植烟区烟叶样品的还原糖、水溶性总糖平均含量稍高于优质烟叶标准。烟叶总植物碱平均含量、氯平均含量、氮碱比平均值适中,均在适宜范围内,符合优质烟叶标准。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不稳定,变异波动幅度较大。上、中部烟叶化成成分含量特征较为相似,下部烟叶具有与其他部位烟叶不同的化成成分含量特征。【结论】为更好地满足卷烟工业的需要,烟叶产区应明确不同产地烟叶化学成分的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优化和提高烟叶化学成分与内在品质的协调性。

关键词: 红河 植烟区 烟叶 化学成分 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香茅草精油含量及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热带农业科学 2020

摘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新鲜香茅草中提取精油,对云南的6份香茅草的精油得率进行研究,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精油的主要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临沧、芒市、西双版纳、元谋、盈江和红河地区香茅草精油得率分别为27%、45%、36%、41%、76%和46%;元谋、西双版纳、芒市和临沧地区栽种的香茅草,其精油含有6种主要成分,分别为α-蒎烯、香茅醛、α-柠檬醛(香叶醛)、香叶醇、β-柠檬醛(橙花醛)、乙酸香茅酯,而红河和盈江地区栽种的香茅草,其精油具有11种主要成分,分别为柠檬烯、香茅醇、芳樟醇、乙酸香叶酯、β-榄香烯、大根香叶烯、δ-杜松烯、榄香醇、香茅醛、乙酸香茅酯、香叶醇.

关键词: 香茅精油 化学成分 GC-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鞭打绣球中苯酚类化合物的研究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摘要:利用色谱法从鞭打绣球的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中分离得到10个苯酚类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将其确定为:异香草酸(1),5-甲氧基-2-羟基苯甲醛(2),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3),丁香醛(4),4-羟基苯甲醛(5),3,4-二羟基苯甲酸(6),丁香酸(7),3-甲氧基-5-丙基苯酚(8),阿魏酸(9),阿魏酸甲酯(10).以上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鞭打绣球 苯酚类 化学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斛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9 CSCD

摘要:石斛主要含石斛多糖、石斛碱等功能成分,具有调节免疫、调节血糖血脂、抗凝血、抗肿瘤等药理活性。本文从化学成分、指纹图谱、药理活性方面综述近年石斛研究进展,为其质量评价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石斛 化学成分 指纹图谱 药理活性 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剥隘鸡与河南肉鸡肉质食用品质的比较分析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对云南剥隘鸡与河南肉鸡在不同月龄(5月龄、7月龄)、性别及胴体部位(胸肌、腿肌)的鸡肉开展主要化学成分(水分、蛋白质、脂肪)及肉质评价指标(肉色、肌肉pH值、嫩度)的测定,以期比较分析两种鸡肉质食用品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不同月龄的剥隘鸡与河南肉鸡肌肉水分、蛋白质及粗脂肪含量相近,肌肉L*值和b*值显著高于同月龄的河南肉鸡(P<0.05),但肌肉嫩度值相反(P<0.05);(2)不同性别的剥隘鸡与河南肉鸡肌肉水分、蛋白质含量及pH值没有显著差别(P>0.05),母鸡肌肉粗脂肪含量、L*值、a*值和b*值高于河南肉鸡母鸡(P<0.05);(3)不同胴体部位的剥隘鸡与河南肉鸡肌肉水分含量、p H值没有显著差异(P>0.05),胸肌、腿肌的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及a*值、b*值均高于同胴体部位的河南肉鸡(P<0.05),但肌肉嫩度值相反(P<0.05)。

关键词: 魔云南剥隘鸡 河南肉鸡 化学成分 肉质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大理茶遗传多样性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2019

摘要:为研究云南大理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对40份云南大理茶种质资源的18个农艺性状、主要生化成分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0份大理茶18个农艺性状间存在比较丰富的遗传变异性,变异系数为8.91%~51.70%,其中,芽叶茸毛的变异系数最大,达到51.70%,萼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为8.91%;13项主要生化成分中,水浸出物变异系数最小,为4.05%,ECG的变异系数最大,达到55.93%;18个农艺性状在遗传距离5 cm处可聚为三大类,其中,第2类、第3类发芽密度高,芽叶茸毛多,芽叶色泽呈绿色,叶质柔软,可用来选育优质高产的茶树品种;主要生化成分在遗传距离5 cm处可聚为三大类,存在着高EGCG、高氨基酸、高咖啡碱,低EGCG、低ECG、低咖啡碱的大理茶资源,可以用来选育高咖啡碱、高氨基酸、高多酚,低多酚、低咖啡碱等特异品种。

关键词: 大理茶 遗传多样性 农艺性状 化学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不同茶区的名山古树茶品质比较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找出云南不同茶区古树茶的品质差异。【方法】选取比较有知名度的勐海、勐腊、双江3个茶区的12个古树茶样进行感官审评和化学成分检测,结合化学成分对茶叶感官品质的影响,分析不同茶区的古树茶在饱满度、浓厚度、苦涩度、鲜醇度和回甘生津度5个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勐海、勐腊、双江3个茶区古树茶的水浸出物平均值分别为49.65%、48.80%、48.66%;茶多酚平均值分别是24.77%、22.44%、22.36%;咖啡碱平均值分别为3.63%、3.42%、3.72%;酯型儿茶素的含量分别为5.55、5.12、5.43 mg/g;游离氨基酸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74%、5.06%、5.49%,酚氨比平均值分别为5.3、4.45、4.08。【结论】不同的内含化学成分,使得各茶区的古树茶感官品质明显不同。勐海茶区的古树茶滋味浓厚,口腔饱满度高,稍有涩味,回甘生津度明显;勐腊茶区的古树茶滋味醇柔,滑顺,茶汤浓稠,苦涩度低;双江茶区的古树茶滋味鲜醇、甘甜,涩味明显,回甘生津快。

关键词: 云南 古树茶 感官品质 化学成分 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