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蒙自蹄盖蕨醇提物的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降血糖及抗炎活性
《食品工业科技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蒙自蹄盖蕨醇提物的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降血糖及抗炎活性,采用95%乙醇回流提取蒙自蹄盖蕨制备提取物,并以有机溶剂萃取法进行纯化,得石油醚部分、乙酸乙酯部分、正丁醇部分和水相,采用Folin-Ciocalteu法分别测定其多酚含量,通过DPPH法、ABTS法、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建立炎症模型评价蒙自蹄盖蕨各萃取物的体外抗氧化、降血糖和抗炎活性。结果显示,蒙自蹄盖蕨醇提物中多酚含量丰富,经萃取分段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多酚含量最高,可达(258.6±1.7) mg/g。蒙自蹄盖蕨醇提物及其各萃取物均对DPPH、ABTS自由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清除活性,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最强,同时该萃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IC_(50)为(93.4±3.7)μg/m L,其作用强度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相当。石油醚萃取物显示出良好的抗炎活性,在12.5~50.0μg/m L浓度范围内均能极显著降低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释放一氧化氮的水平(p <0.01),且对细胞的正常增殖无明显影响。


干燥温度对醇提余甘子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干燥方式(冷冻真空干燥、热风干燥)和干燥温度(冻干、40、60、80、100℃)对余甘子多酚活性成分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不同干燥处理后余甘子醇提液中没食子酸、柯里拉京、鞣花酸、诃子鞣酸的含量,并测定其总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余甘子中没食子酸、柯里拉京、鞣花酸、诃子鞣酸含量均增加,100℃热风干燥时达最高(分别为12.83、6.04、16.89、13.48 mg/g)。总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ABTS~+·清除能力和DPPH·清除能力)也随干燥温度升高而增加,80℃热风干燥时达最高(分别为200.92、695.76、725.05 mg/g)。此外,试验结果表明柯里拉京、诃子鞣酸和总多酚的含量与余甘子醇提样品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本次试验中,与热风干燥相比,冷冻干燥的样品中4种多酚单体和总多酚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无明显优势,综合考虑,80℃热风干燥为余甘子的最佳干燥方式。


辣木抗氧化成分提取方法和抗氧化能力研究进展
《食品工业科技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辣木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其抗氧化作用已成为近年来辣木研究与开发的热点.生物体内的氧化应激会造成衰老、慢性病的产生,辣木可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减缓这种损伤.本文总结了辣木中有抗氧化作用的多糖、多酚和维生素类成分及此类成分的提取方法、含量分布情况、抗氧化作用机制;整理了辣木的体内外抗氧化评价方法,包括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法(ABTS)、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法(FRAP)、总抗氧化能力法(TRAP)、氧自由基吸收能力法(ORAC)等体外自由基清除方法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Px)、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等体内酶活性测定方法.还对辣木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旨为辣木抗氧化活性成分及方法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辣木 抗氧化成分 提取方法 含量 机制 抗氧化活性


粉葛中葛根素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
《中成药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优化粉葛中葛根素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质量浓度为影响因素,葛根素提取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再测定粉葛提取物对·OH、O-2·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6,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 5 h,PVP质量浓度45 mg/m L,葛根素提取率1. 604%。粉葛提取物对这2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显著增加。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提取粉葛中葛根素,并且加入助溶剂(PVP)可提高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响应面法优化玛咖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18
摘要:目的用响应面法优化云南黄玛咖中玛咖蛋白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以蛋白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分别考察提取温度、时间、碱液浓度、料液比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初步确定各因素的适宜水平;通过响应面法试验,确定玛咖中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测定玛咖蛋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玛咖蛋白最佳提取工艺为碱液浓度0.32 mol/L,料液比1:25.3(g/m L),提取温度45.2℃,提取时间40 min。由方差分析可知,碱液浓度和料液比对玛咖蛋白提取率有显著影响。在最适条件下,蛋白提取率可达到42.15%。当玛咖浓度在0~0.1 mg/m L时,随着蛋白浓度升高,DPPH自由基清除率逐渐增高,两者呈线性关系。结论碱液提取法适合玛咖蛋白的提取,提取得到的玛咖蛋白有很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槟榔芋多糖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食品科技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对比热水浸提法与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确定提取槟榔芋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热水浸提法提取槟榔芋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为3 h,料液比为1:35,提取温度为70℃,多糖提取率为4.89%;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槟榔芋多糖的最佳方案为:超声温度50℃,超声功率90%,料液比1:40,提取时间45 min,多糖提取率为6.10%。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优化了多糖的提取工艺,不仅极大地缩短了提取时间,降低了能耗,也极大提高了槟榔芋多糖提取率。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显示,清除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1.186 mg/m L和0.910 mg/m L;当槟榔芋多糖质量浓度为1.6mg/mL时,其吸光度值为0.545。说明槟榔芋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 槟榔芋 多糖 热水浸提法 超声波辅助法 抗氧化活性


特异茶树品种“紫娟”不同茶产品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食品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分别制备"紫娟"绿茶(炒青、烘青、蒸青和晒青)、红茶和乌龙茶产品,从感官品质、化学成分以及抗氧化活性角度出发,尝试提出"紫娟"茶的最佳加工方式,为其更为合理的开发应用提供科学基础和理论借鉴。方法:分析比较了不同"紫娟"茶产品茶汤中的主要品质化学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和感官品质等;此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紫娟"不同茶产品的香气成分组成。结果:"紫娟"茶产品的总抗氧化活性与其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性关系,而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活性与其花青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感官审评结果表明,烘青绿茶及红茶的感官品质较好。结论:从主要品质化学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以及感官品质等多方面考虑,"紫娟"茶产品的制作以采用烘青或炒青绿茶的制作工艺为宜。
施用磷肥对菊花活性成分及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影响
《中国中药杂志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施用磷肥对菊花活性成分及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影响,旨在为制定菊花科学施肥的栽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土壤培养试验,在采收期进行采样测产,分别测定药材总黄酮、绿原酸、可溶性糖、可溶性氨基酸和粗蛋白含量,以及药材提取物对羟基、超氧阴离子及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适量施用磷肥可以显著提高菊花药材产量,增产幅度达130%。适量施用磷肥还可显著提高菊花中总黄酮、绿原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与累积量,从而显著增强了菊花清除羟基、超氧阴离子及DPPH自由基的能力,即抗氧化活性。而菊花中可溶性氨基酸和粗蛋白含量,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磷肥(P2O5)施用量过高(>0.20 g.kg-1)会导致菊花早熟,从而降低菊花产量,并也导致菊花活性分含量、累积量及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另外,菊花中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及菊花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率等指标之间,分别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菊花种植生产上应重视施用磷肥,综合比较菊花产量、活性成分含量与累积量及清除自由基能力等因素,建议菊花全生育期内磷肥施用量在0.26~0.28 g.kg-1为适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