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野生猕猴桃优异资源果实形态及营养成分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综合比较分析野生猕猴桃优异种质资源感官性状、形态指标、营养成分含量及营养品质,为云南省野生猕猴桃优异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大果、无毛或少毛、优质为目标,确定选优标准,通过感官和形态指标评价,筛选出优良单株LB-2、LBBH-1和XSD-1;测定总糖、总酸、维生素C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优异资源的感官性状、形态指标及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比较分析;按照品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3个优良单株与‘云猕1号’进行营养品质比较分析。【结果】果实纵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XSD-1>LB-2>LBBH-1,LB-2、LBBH-1与‘云猕1号’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果实横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LBBH-1>LB-2>XSD-1,3个优良单株与‘云猕1号’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果实侧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LBBH-1>LB-2>XSD-1,3个优良单株之间差异不显著,3者与‘云猕1号’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单果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LBBH-1>XSD-1>LB-2,3个优良单株与‘云猕1号’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总糖和总酸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LB-2>LBBH-1>XSD-1,3个优良单株均比‘云猕1号’低。糖酸比由高到低的顺序为XSD-1>LBBH-1>LB-2,风味方面XSD-1最甜,LBBH-1次之,LB-2甜味最淡。3个优良单株的维生素C含量均比‘云猕1号’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的是LB-2,LBBH-1和XSD-1均低于栽培种‘云猕1号’。综合评价指数由高到低的顺序为LB-2>LBBH-1>XSD-1。【结论】营养品质由高到低的顺序为LB-2>LBBH-1>XSD-1,3个野生猕猴桃优良单株果实大小均匀,果形整齐美观,风味好,质地细嫩,汁液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白肉灵芝化学成分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白肉灵芝的主要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本研究以紫芝、赤芝为参照,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白肉灵芝的营养成分、多糖、三萜、总皂苷、灵芝酸A、氨基酸、微量元素进行分析,并考察了不同品种灵芝提取物的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白肉灵芝的粗蛋白含量、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8.02%~19.02%、113.61~163.51 mg/g,明显高于紫芝、赤芝。白肉灵芝中主要活性成分多糖、三萜及灵芝酸A含量分别为0.99%~1.42%、1.22%~1.40%、0.069%~0.084%,明显高于紫芝、赤芝。白肉灵芝中总氨基酸含量为113.61~163.51 mg/g,其中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含量较高。白肉灵芝甲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0.13~0.19和0.54~0.89 mg/mL,并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其抗氧化活性高于紫芝。本研究为白肉灵芝的综合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桑褐斑病叶的营养成分变化及对家蚕的健康效应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桑褐斑病叶营养成分的变化及对家蚕健康的影响。【方法】在桑褐斑病暴发季节,采集健康桑叶和感病桑叶,测定其营养成分的含量,并结合养蚕试验分析桑褐斑病叶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感病桑叶中的粗蛋白、粗纤维、总糖、可溶性还原糖、氨基酸总量的含量显著下降,粗灰分和矿质元素(除P含量降低外)的含量极显著增加。养蚕生物试验表明,被害叶对家蚕的虫蛹统一生命率、幼虫体重、幼虫期和消化吸收率影响较大,但对茧质的影响不明显。【结论】桑叶感染桑褐斑病后对桑叶的营养成分和家蚕的健康影响较大,因此,对褐斑病普遍发生的蚕区应合理计划采叶,避免在褐斑病危害严重时才用叶。


云南省5种野生猕猴桃的果实种子形态和营养成分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掌握云南野生猕猴桃的果实形态特征和营养价值,为猕猴桃资源的保存、评价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为猕猴桃的栽培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观测了中华猕猴桃、美味猕猴桃、黄毛猕猴桃、绵毛猕猴桃、毛花猕猴桃5种野生猕猴桃果实种子的形态,对前4种野生猕猴桃果实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中华猕猴桃、美味猕猴桃果实大,被毛少,果形好,外观佳,种子大而饱满;黄毛猕猴桃果实表面光滑,果形较长;绵毛猕猴桃和毛花猕猴桃果实小,表面被有浓密的绒毛;美味猕猴桃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含量最高,分别为14.88%、7.97%、3.58%;黄毛猕猴桃的糖酸比最大,为2.73;绵毛猕猴桃的维C含量最高,为426.70 mg/100 g;综合营养品质评价结果为美味猕猴桃>绵毛猕猴桃>黄毛猕猴桃>中华猕猴桃.


云南不同产地玛咖营养品质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文研究了云南产玛咖的氨基酸、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组成以及农药残留、重金属的安全性评价,为云南玛咖的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云南不同产地、色型玛咖中蛋白质、氨基酸、粗脂肪、总糖、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以及重金属与农药残留含量。【结果】云南不同产地的玛咖营养品质存在差异。云南玛咖中精氨酸与脯氨酸含量较高,以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太安乡生产的黄色玛咖蛋白品质最佳。分析其矿质元素发现,云南玛咖中富含钾、镁、锰等10种常量与微量元素,其中钙锌含量较高,以云南省龙陵县龙山镇所生产的黑色玛咖矿物质元素含量最佳。此外,不同产地的云南玛咖样品中有毒金属与农药残留都低于国家限量标准,可以放心食用。【结论】云南不同产地的玛咖均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可以作为保健食品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4种百合营养成分的差异性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4种食用百合为材料,对百合鳞茎中的多糖、还原糖、游离氨基酸和9种矿质元素的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百合在营养元素含量上差异较大。多糖含量最高的是兰州百合14.58 mg/g,最低的是卷丹9.74 mg/g。还原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是川百合最高,龙牙百合最低。4种百合中P、Mn、Cu元素的含量差异极显著。卷丹的Cu、Zn、Na元素含量远高于其他3种百合,其中Na元素的含量甚至是龙牙百合的2.3倍,可能与其较强的生态适应性相关。选择食用百合栽培种类时,其鳞茎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可作为筛选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