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海拔藜麦的营养成分差异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7
摘要:探讨不同海拔种植的藜麦籽中营养成分与海拔之间的关系,为滇西北的藜麦规范化栽培和产品原料来源提供科学依据。选取4个不同海拔高度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海拔对藜麦籽中的蛋白质、灰分、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藜麦籽的总糖、灰分、锰、钾、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精氨酸和氨基酸总含量是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增加;粗纤维、棕榈酸、α-亚麻酸、铜含量是随海拔增加而下降。藜麦营养成分的含量与种植海拔有密切关系,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种植。


辣木籽营养成分含量测定
《中国食物与营养 》 2016
摘要:以辣木籽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辣木籽粗脂肪含量为40.12%、蛋白质含量为37.8%、总糖含量为9.75%;辣木籽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32.53%;辣木籽中大量元素P、K、Mg、Ca和Na含量分别为1 262、1 026、495、106、143mg/kg,且K、P的含量远高于Ca、Mg、Na;辣木籽中微量元素Zn、Fe、Mn、Cr和Se含量分别为69.5、30.8、29.6、8.25、0.395mg/kg,且Fe、Mn、Zn的含量远高于Se;辣木籽As、Pb、Hg和Cd等重金属含量非常低。


辣木不同部位主要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比较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以辣木叶、茎、籽和籽壳作为试验材料,测定其主要营养成分、元素和水解氨基酸含量,比较辣木不同部位营养成分、元素和水解氨基酸含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辣木籽蛋白质含量为37.8%,粗脂肪含量为40.12%,辣木叶总糖含量为15.12%,辣木籽壳粗纤维含量为52.36%。辣木不同部位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辣木中大量元素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K>Ca>P>Mg>Na,且K和Ca的含量远远高于其他大量元素;辣木中微量元素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Fe>Zn>Mn>Cr>Se,且Fe和Zn的含量远远高于其他元素;重金属元素As,Pb,Hg和Cd在辣木中的含量比较低。辣木不同部位均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大小顺序为辣木籽(32.53%)>辣木叶(23.29%)>辣木籽壳(8.02%)>辣木茎(5.97%)。采用氨基酸评分(AAS)、氨基酸比值系数(RC)和比值系数法(SRC)对辣木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其营养价值高低顺序为辣木籽>辣木叶>辣木籽壳>辣木茎。


筇竹笋生长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1)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筇竹是优良的笋材两用竹种,为了解筇竹笋在生长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分析测定了3个不同出土高度(5~10 cm1、0~20 cm2、0~30 cm)筇竹笋的几种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筇竹笋的水分、粗脂肪、蛋白质、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随着出土高度的增加逐渐下降;粗纤维质量分数随着出土高度的增长而增加;维生素C、总灰分质量分数随着出土高度的增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筇竹笋含有17种常见氨基酸,氨基酸总量随着出土高度的增长呈先上升后下降,呈味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鲜味类、苦味类、甜味类、芳香类。筇竹笋营养成分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纤维素的健康食品,其中出土高度为10~20 cm的筇竹笋的营养品质和口感最优,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最高。


筇竹笋生长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筇竹是优良的笋材两用竹种,为了解筇竹笋在生长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分析测定了3个不同出土高度(5~10 cm、10~20 cm、20~30 cm)筇竹笋的几种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筇竹笋的水分、粗脂肪、蛋白质、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随着出土高度的增加逐渐下降;粗纤维质量分数随着出土高度的增长而增加;维生素C、总灰分质量分数随着出土高度的增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筇竹笋含有17种常见氨基酸,氨基酸总量随着出土高度的增长呈先上升后下降,呈味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鲜味类、苦味类、甜味类、芳香类。筇竹笋营养成分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纤维素的健康食品,其中出土高度为10~20 cm的筇竹笋的营养品质和口感最优,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最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