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isolation(模糊匹配)
105条记录
粉葛中葛根素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

中成药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优化粉葛中葛根素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质量浓度为影响因素,葛根素提取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再测定粉葛提取物对·OH、O-2·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6,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 5 h,PVP质量浓度45 mg/m L,葛根素提取率1. 604%。粉葛提取物对这2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显著增加。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提取粉葛中葛根素,并且加入助溶剂(PVP)可提高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 粉葛 葛根素 提取 抗氧化活性 正交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娟’茶花色苷的分离鉴定

食品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依次以MCI gel CPH 20P(75~150μm)树脂和Sephadex~(TM) LH-20葡聚糖凝胶为层析柱填料,对‘紫娟’茶花色苷进行分离纯化,采用5%乙酸-甲醇溶液和5%乙酸溶液对花色苷提取液梯度洗脱,得到6种花色苷组分。采用薄层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对‘紫娟’茶花色苷组成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紫娟’茶鲜叶中分离出的花色苷为飞燕草素-3-O-半乳糖苷、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飞燕草素-3-O-(6-(Z)对香豆酸)吡喃半乳糖苷、矢车菊素-3-O-(6-(Z)对香豆酸)吡喃半乳糖苷、飞燕草素-3-O-(6-(E)对香豆酸)吡喃半乳糖苷、矢车菊素-3-O-(6-(E)对香豆酸)吡喃半乳糖苷。

关键词: ‘紫娟’茶 花色苷 分离纯化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 结构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粉虱种特异性引物筛选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桑粉虱Pealius mori(Takahashi)与其他种类粉虱形态相似,识别困难。设计、筛选桑粉虱种特异性引物,为桑粉虱检测和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DNAMAN软件比较与桑粉虱同源性较高的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7种粉虱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应用Primer 5.0软件设计5对桑粉虱COⅠ基因特异性引物。将各对引物与不同种类粉虱成虫基因组DNA模板进行PCR扩增,检测目的条带,筛选桑粉虱种的特异性引物。以桑粉虱的卵和幼虫基因组DNA为模板,验证所筛选出的桑粉虱种特异性引物的灵敏性。【结果】2对桑粉虱种特异性引物sfs1-1/sfs1-2、sfs5-1/sfs5-2对桑粉虱单头成虫基因组DNA的PCR扩增产物分别为450、300 bp,而对烟粉虱B型、温室白粉虱无扩增效果。2对引物对桑粉虱DNA模板浓度最低检测值分别为0.15 pg/μl、0.15 ng/μl。引物sfs1-1/sfs1-2灵敏性较引物sfs5-1/sfs5-2高1000倍。2对引物对桑粉虱成虫、幼虫及卵粒的线粒体COⅠ基因皆具较好扩增能力。【结论】引物sfs1-1/sfs1-2、sfs5-1/sfs5具桑粉虱种的特异性,引物sfs1-1/sfs1-2为桑粉虱检测、鉴定的首选引物。

关键词: 桑粉虱 线粒体COⅠ基因 种特异性引物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株巨大口蘑的鉴定及培养基中无机盐优化

核农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筛选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最优培养基,从采集自云南临沧的野生口蘑子实体中分离获得菌株YAASM4295,利用形态学与ITS序列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类学鉴定;并以不同的无机盐为基础,通过单因素试验,各筛选出2种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分析4种无机盐及其正交组合对该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集到的菌株为巨大口蘑,供试无机盐对其菌丝生长在不同程度上均有促进作用,其中0.1 mg·m L~(-1)MgSO_4、0.1 mg·m L~(-1)K_2HPO_4、0.05 mg·L~(-1)CoCl_2、0.05 mg·L~(-1)Mn Cl_2对该菌生长与生长势的促进作用最大,且与其它处理相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4种无机盐协同作用对该菌菌丝生长影响的大小依次为Mg SO4>CoCl_2>MnCl_2>K2HPO4;最佳组合为0.2 mg·m L~(-1)Mg SO4+0.1 mg·m L~(-1)K_2HPO_4+0.01 mg·L~(-1)MnCl_2+0.01 mg·L~(-1)CoCl_2。综上,该野生巨大口蘑菌株在各无机盐培养基组合之间的菌丝生长速度差异极显著,不同组合间有明显的交互作用,这为其优质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野生巨大口蘑 分离 鉴定 无机盐 正交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孔径的网罩对玉米花粉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17

摘要:为探索玉米人工套袋授粉的替代方法,采用200、240和300目(分别相当于75、61、48μm)的聚乙烯网罩,分别用于隔离云玉黑甜二号、养派四行玉米、小白糯、爆裂玉米、白糯玉米等试验材料的异源花粉,通过比较去雄植株所结果穗的籽粒数、留雄植株花粉散落的距离、植株叶片和收获籽粒间的SSR带型差异,研究了不同网罩隔离玉米花粉的效果及其对花粉散落和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300目的网罩能阻挡85%以上的玉米花粉,隔离效果较好;但即使在不完全固定方式下,网罩依然对玉米花粉散落的空间产生了一定的限制和束缚作用;而在完全固定方式下,网罩使玉米群体的遗传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因此,网罩虽然能隔离玉米花粉,但还应研究固定它的合适方式和避免群体内个体发生自交的管理方式。

关键词: 网罩 隔离 玉米 花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荞麦轮纹病抗性鉴定方法的建立及荞麦抗病种质资源的筛选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摘要:为建立荞麦轮纹病的抗性鉴定方法和筛选可利用的抗轮纹病的荞麦种质资源,本研究以TP2和KP14为供试材料,在健康荞麦叶片正面针刺处理,然后用荞麦轮纹病的病原菌菌饼进行接种;利用建立的抗性鉴定方法,对50份荞麦种质资源进行抗病性评价。结果显示:针刺5针接种叶片病斑出现较快,且比针刺1针、针刺3针的叶片病斑大,针刺5针的病情指数最高。50份荞麦种质资源的病情指数有差异,其中YZ-18的病情指数为29.63,为高抗种质资源,YZ-2、YZ-5、YZ-13和YZ-9的病情指数均低于40,为中抗种质资源,其余为感病种质资源。因此,接种前叶片正面针刺5针的方法为最佳的抗性鉴定方法。50份抗性评价的荞麦种质资源中,筛选出5份抗病种质资源。

关键词: 荞麦 轮纹病 抗病性 鉴定方法 抗性资源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烟116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的筛选

湖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筛选出烤烟新品种云烟116(Nicotiana tabacum L.cv.Yunyan 116)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采用L_(27)(3~(13))正交试验设计,比较施氮量、株距、留叶数、打顶时期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等对产量、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田土壤养分状况变异程度较小,且符合正态分布,满足统计学需求;留叶数对云烟116的农艺性状影响最大,其中与株高的关联系数达0.822 6。方差分析表明,株距和施氮量×打顶时期对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株距对产值的影响达显著水平,该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的最大产量组合为株距0.60 m、初花打顶,产值最高的处理为株距0.60 m,2个模型分别能解释47.8%和37.9%的因变量变化情况。

关键词: 云烟116(Nicotiana tabacum L. cv.Yunyan 116) 高产 栽培技术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粒精米的DNA磁珠法高效率提取技术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文章研究了利用磁珠法高效率提取单粒精米DNA的技术方法。【方法】以4份市售大米为材料,利用磁珠吸附法从单粒精米样品中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PCR扩增,进行提取效率的检测。【结果】提取的20份基因组DNA条带整齐、无弥散、质量高,浓度均在1 ng/μl以上;进一步,以提取液为模板,利用SSR引物RM247和RM282进行PCR扩增,电泳检测后分别得到180和120 bp的目标条带。【结论】利用磁珠法提取的单粒精米DNA可以直接用于PCR反应;结果为特殊目的或稀缺材料的微量DNA提取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单粒精米 水稻DNA 磁珠法 提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砷、铅、镉低积累玉米品种筛选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8个玉米(Zea mays)品种(云瑞88、云瑞6号、云瑞518、云瑞220、云瑞10号、红单6号、红单3号、鄂玉10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探讨重金属砷-铅-镉(As-Pb-Cd)复合污染土壤条件下,8个玉米品种生物量、产量变化及籽粒As、Pb、Cd含量的差异,并通过聚类分析分别获得玉米籽粒As、Pb、Cd低积累玉米品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在重金属As、Pb、Cd复合污染的条件下,生物量和产量存在显著的差异性;除云瑞518籽粒Cd含量不符合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01)外,其余7个玉米品种籽粒中As、Pb、Cd的含量均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通过聚类分析获得籽粒As低积累的品种2个,Pb低积累的品种1个,Cd低积累的品种3个;综合分析,最终筛选出云瑞88、云瑞220、云瑞6号、云瑞10号作为As、Pb、Cd低积累的品种。

关键词: 玉米 重金属 低积累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烤烟新品种PVH1452优质适产栽培技术筛选及模型构建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出烤烟新品种PVH1452优质适产的配套栽培技术。【方法】通过L27(313)正交试验,分析了施氮量、株距、留叶数和打顶时期等4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产量产值的影响,构建了最优回归模型。【结果】施氮量、(株距×留叶数)和(施氮量×株距)显著影响PVH1452品种的产量,(株距×留叶数)和施氮量影响显著产值,打顶时期对产量和产值均无显著影响,此时产量和产值包含了56.8%和45.7%的因变量变化情况。PVH1452品种产量最高的组合为施氮量6.5 kg、株距0.55 m、留叶数18片;产值最高的组合为施氮量6.5 kg、留叶数18片;筛选得到产量最优模型为Y产量=179.804+16.406 X_1+15.9 X_2X_3-13.961 X_1X_3,产值最优模型为Y产值=3 569.956+452.367 X_2X_3+441.883 X_1;其中,X_1为施氮量,X_2为株距,X_3为留叶数。【结论】构建的2个模型残差频率符合正态分布,能为PVH1452配套栽培技术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PVH1452 栽培技术 筛选 模型构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