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isolation(模糊匹配)
105条记录
盐边县引进云南马铃薯新品种(系)筛选试验初报

云南农业科技 2015

摘要:为了民族地区的增收致富,筛选出具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的马铃薯新品种,通过引进5个云南省马铃薯新品种(系)在攀枝花市盐边县格萨拉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考查不同品种的生育期、商品性、抗病性、产量等性状。结果表明,新品系S04-921高抗晚疫病,折合单产31 738.5kg/hm2,比对照米拉增产4 726.5 kg/hm2,增幅为17.8%,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云薯304高抗晚疫病,折合单产31 587 kg/hm2,比对照米拉增产4 575 kg/hm2,增幅为16.9%,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2个品种薯皮光滑,黄皮黄肉,薯块较大,商品性好,综合表现良好,经济效益较高,适合在本地区小面积示范推广。

关键词: 马铃薯 新品种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VBL增白剂细胞染色的水稻原生质体细胞壁变化检测

贵州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快速、准确地观察水稻原生质体制备及培养过程中水稻细胞壁的去除和再生情况,利用荧光增白剂VBL细胞壁染色液对细胞进行染色,制片后置于激发波长为345nm、发射波长为430nm的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发现,在原生质体制备过程中,细胞周围发出的蓝色荧光初期表现分布均匀且荧光强烈,之后逐渐变为分布不均匀且荧光暗淡,最后蓝色荧光消失,表明纤维素逐渐被酶解去除;在原生质体培养过程中荧光情况与制备过程的刚好相反。结论:利用荧光增白剂VBL细胞壁染色液染色通过荧光强弱变化对比,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水稻原生质体制备及培养过程中细胞壁的变化。

关键词: 水稻 原生质体 细胞壁 荧光增白剂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黄素提取与功效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摘要:茶黄素是一种天然的产物。目前,对于茶黄素的研究主要是从茶黄素的提取、茶黄素与红茶的品质、茶黄素的生理作用、茶黄素的应用4个主要方面进行研究。从近几年对茶黄素在生理作用与提取2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关键词: 茶黄素 功能 红茶 提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聚类分析法在28个玉米杂交种筛选中的应用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玉米育种过程中,为了选育具有优良性状的玉米杂交种,要对玉米杂交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筛选较优品种,在筛选过程中不仅要分析各参试品种的产量表现,还要综合考虑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部性状等,才能对各参试品种做较全面的综合评价。聚类分析是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对试验品种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全面的品种评判。本文采用间比法顺序排列试验,设2次重复的试验方法,应用聚类分析法对云南省农科院配制的28个玉米杂交品种,选用莫A和京杂6号作为对照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发现此方法可以弥补常用的方差统计分析方法针对产量等单一性状的局限,为品种试验结果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聚类分析 玉米 杂交种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优质红茶种质资源的筛选

湖南农业科学 2014

摘要:云南红茶以特有的香高味浓而著称于世,在日益激烈的红茶国际竞争环境下,开展优质红茶种质资源的筛选,对提高云南红茶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以51个云南省茶树种质资源鲜叶为材料,通过对红碎茶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的鉴定、评价。筛选出一批红碎茶品质优良且内含物质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可以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资源,也可为有针对性地合理开发利用和培育红茶茶树品种提供优良育种材料。

关键词: 茶树 红碎茶 种质资源 品质 生化成分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白口蘑子实体的化学成分研究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摘要:目的研究大白口蘑(Tricholoma giganteum Massee)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大白口蘑子实体的乙酸乙酯部位经过硅胶、RP-18、Sephadex LH-20等多种材料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它们分别为:亚油酸甲酯(1)、亚油酸(2)、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3)、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4)、过氧麦角甾醇(5)、麦角甾-7,22-二烯-3β,5α,9α-三羟基-6酮(6)、麦角甾-7,22-二烯-3β,5α-二羟基-6酮(7)、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α,9α-四醇(8)、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9α-四醇(9)、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10)、3β-O-glucopyranosyl-5α,6β-dihydroxy-ergosta-7,22-diene(11)、脑苷脂D(12)。结论化合物1-3、6-12均为首次从该种真菌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大白口蘑 化学成分 提取 分离 结构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高EGCG茶树品种的筛选

湖南农业科学 2014

摘要: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示范茶园中15个茶树新品品种为供试材料,取其春梢一芽二叶做蒸青固样,进行EGCG、儿茶素总量及其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以期筛选出高EGCG含量的优势茶树品种。结果表明:EGCG含量大于9.00%的材料有3个,分别是1号(9.10%)、3号(9.12%)和6号(9.51%),被认为是高EGCG含量品种;研究所选的15个茶树品种均适制红茶,其中4号、5号和13号品种适制高档红茶;适制绿茶的有3号、9号、10号、11号、12号和14号品种;红绿茶兼制的有3号、9号、10号、11号、12号和14号品种。

关键词: EGCG 茶树 筛选 红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鸡枞子实体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中国酿造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水提醇沉法对黄鸡枞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选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考察料液比、提取温度、浸提时间3个因素对该菌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黄鸡枞水溶性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温度>浸提时间,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该菌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2 h,在此条件下,其多糖得率可达4.7%,为改善黄鸡枞多糖的提取方法提供了试验基础。

关键词: 黄鸡枞 多糖 提取 正交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液体发酵条件对猪苓多糖提取量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14

摘要: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不同液体发酵条件对猪苓多糖提取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接种量、培养温度、振荡器转速、培养天数、培养基碳源、氮源及金属盐类等因素对猪苓多糖的提取量均有影响;当接种量为3片菌丝、培养温度为25℃、转速为150 r/min、培养15 d、培养基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金属盐类为KH2PO4时,猪苓菌丝生长最好,猪苓多糖的提取量最高,达0.093~0.121 g。

关键词: 猪苓 液体发酵 多糖 提取 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优化及其细胞壁变化的快速检测

西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疣粒野生稻和栽培稻02428的成熟种子为材料,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原生质体制备、再生细胞团分化及植株再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水稻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2,4-D浓度为0.014mmol/L;(2)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的最佳条件为AA悬浮培养基+0.009mmol/L 2,4-D,每25mL液体培养基加入0.4g愈伤组织的初始接种量,7d的继代周期;(3)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为20g/L纤维素酶+1g/L果胶酶,酶解5h,800r/min离心5min;(4)用荧光增白剂(VBL)细胞壁染色液可以快速、准确的检测原生质体制备及培养过程中细胞壁的变化情况。

关键词: 疣粒野生稻 栽培稻 原生质体 VBL细胞壁 植株再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