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人工接种真菌固态发酵对普洱茶品质和功能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实验以人工接种黑曲霉、青霉、酵母三种真菌固态发酵和自然渥堆发酵加工而成的普洱茶为材料,对比研究其感官品质、理化品质、香气成分和微生物安全指标,并探讨其在降糖和抗癌等保健功能方面的异同。结果表明:人工接种黑曲霉、青霉和酵母三种真菌固态发酵普洱茶能保持自然渥堆发酵普洱茶的基本品质,其产品汤色、滋味、香气等感官品质优良,水浸出物和茶多酚较自然渥堆发酵的茶样(对照)优越,大肠杆菌含量低于30MPN/100g,致病菌未检出,符合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103—2006的安全指标要求;在活性功能方面,人工接种黑曲霉、青霉和酵母三种真菌固态发酵的普洱茶在防治胃癌和努南氏综合症上效果较好,对于降糖和减肥、免疫缺陷疾病和白血病、血液疾病的防治效果来看,则稍次于自然渥堆发酵的普洱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建立TQM普洱茶企业的研究与对策
《云南科技管理 》 2009
摘要:普洱茶生产企业有其特殊性,做好普洱茶加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对整个普洱茶行业的发展和壮大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普洱茶加工过程的质量管理,笔者倡导全面质量管理(TQM)管理模式,它主要体现为研发、采购、制造、客服大供应链之间相互作用,形成TQM的组织框架,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单元之间的互动形成TQM的日常活动,再以PDCA循环制度来进行有序性推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普洱茶加工企业的品牌创新
《中国茶叶加工 》 2008
摘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网络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品牌对企业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企业间的竞争,已明显的表现为品牌的竞争。普洱茶加工企业要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品牌创新,使企业品牌能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不断寻求新的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06
摘要: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的晒青茶为原料,开展研究了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茶坯含水率随着翻堆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堆温则上升,且中层比下层温度高、升幅也大;儿茶素、茶红素、水溶性糖、氨基酸、茶多酚、原果胶和水浸出物7种内含化学成分随着翻堆次数的增加呈减少之势,而茶褐素、水溶性果胶、茶黄素和咖啡碱4种物质则增加;其中,儿茶素、茶红素减少较明显,茶褐素、水溶性果胶则增加较多。从五次翻堆的上、中、下不同层次的茶坯中11种内含物质的增减多少快慢比较研究又说明:上层转化最快、程度最深,下层转化速度较慢,中层介于二者之间,为创新工艺、稳定品质提供了一定技术支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