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滇池周边浅层地下水硝酸盐来源及转化过程识别
《环境科学 》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明确硝酸盐的主要来源及转化过程对地下水氮污染防治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明滇池周边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现状及来源,于2020年雨季(10月)和2021年旱季(4月)在滇池周边共采集73个浅层地下水样,运用水化学和氮氧同位素(δ15N-NO3-、δ18O-NO3-)识别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的空间分布、来源及转化过程,并结合同位素混合模型(SIAR)定量评价不同来源氮对浅层地下水硝酸盐的贡献.结果表明,旱季浅层地下水中有40.5%的采样点ρ(NO3--N)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Ⅲ类水质规定的20 mg·L-1,雨季超过47.2%的采样点ρ(NO3--N)超过20 mg·L-1.氮氧同位素和SIAR模型分析结果证明了土壤有机氮、化肥氮、粪肥和污水氮是浅层地下水硝酸盐的主要来源,以上氮源对旱季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的贡献率分别为13.9%、11.8%和66.5%,对雨季的贡献率分别为33.7%、31.1%和25.9%,而大气氮沉降贡献率仅为8.5%,对该区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来源贡献较小.硝化作用是旱季浅层地下水中硝态氮转化的主导过程,雨季以反硝化作用为主,且反硝化作用雨季比旱季明显.


基于生长周期对仙茅根茎及须根中仙茅苷积累的影响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生长周期的仙茅根茎中标志物仙茅苷的积累规律,同时测定多年生仙茅须根中仙茅苷的含量,为仙茅质量控制和资源充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以ACE Excel5 C18-AR柱(5m, 4.6 mm×250 mm)为色谱柱,以以乙腈-0.1%磷酸溶液(21:79)进行等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5nm,测定各样品仙茅苷的含量。结果 经过对HPLC图谱分析比较,不同生长年限的仙茅中仙茅苷含量差别较大,以4年生最高。3年生的次之,1年生则最低。3~4年生仙茅须根中仙茅苷平均含量达到0.390%~0.425%,4年生含量略高。结论 3~4年生仙茅根茎的仙茅苷含量均达到《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以3年及以上生长年限的仙茅作为药材原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3年及以上生长年限的仙茅须根的仙茅苷含量已经远超出了相同生长年限的根茎,仙茅须根可进一步开展资源评价,以便充分开发利用资源。


十字花科根肿病抗性种质资源初步筛选与鉴定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根肿病爆发式蔓延,对十字花科作物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以油菜为例,据不完全统计至2022年底全国发病已超133万公顷。培育抗病品种是阻止根肿病快速蔓延最经济有效的方式,而目前使用的抗性位点只有PbBa8.1和CRb,面对不同地区复杂多样的根肿菌和随时产生的新的变异类型,需要不断更新抗性种质资源。本研究通过接菌鉴定筛选了14份抗根肿病大白菜,根据已有的抗性位点相关标记鉴定发现DG117、ZS105、SG01、SR06、JQ07五份大白菜中不含CRb位点,且抗性强于华双5R/华油杂5R;含有CRb位点的KL02对Pb XM(新民菌)的抗性表现强于现有材料409R,可能含有新的优异抗性位点。以上材料可作为新的根肿病抗性资源应用于甘蓝型油菜的抗根肿病新品种选育,为现有抗性资源做出补充。


基于响应面优化大麦籽粒总黄酮提取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响应面法对大麦籽粒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为研究和开发大麦籽粒中黄酮类化合物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振荡方法(普通振荡器振荡和超声波振荡)的提取时间、不同提取液种类(甲醇和乙醇)及其浓度和不同料液比对大麦籽粒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然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大麦籽粒总黄酮提取工艺,并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评价大麦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提取液为乙醇,采用超声波提取。建立回归模型:Y=5968.42+1148.42A-80.73B+84.16C+312.09AB-39.94BC-955.41A~2-790.56B~2-316.62C~2(Y为总黄酮提取量,A为乙醇体积分数,B为料液比,C为超声波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对大麦籽粒总黄酮提取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料液比的影响最小;两两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大麦籽粒总黄酮提取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优化的超声波提取大麦籽粒总黄酮工艺条件:乙醇体积分数56%、料液比1:20、超声波提取时间89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大麦籽粒总黄酮提取量为6201.0μg/g。大麦籽粒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在50~300μg/mL范围内,清除能力与大麦总黄酮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的大麦籽粒总黄酮提取工艺可有效提高提取效果,缩短提取时间,提取的大麦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外源氮磷添加对云南松苗木生长及根系形态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不同氮磷配施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从苗木生长量、根系形态、叶绿素含量、生物量以及异速生长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面探究外源氮磷添加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从而找到最适合云南松苗木生长的氮磷配比。以2年生云南松苗木为研究材料,通过氮磷配施,定期测定云南松苗木的生长量、叶绿素含量、根系形态以及生物量,并分析这些指标对氮磷配施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氮磷肥可以有效促进云南松苗木生长,改变云南松苗木生长轨迹,且相关性分析结果表现为两两指标间均为正相关关系。氮磷配施的效果明显优于单施氮肥或单施磷肥,单施氮肥或磷肥效果不佳,但氮磷配比含量过高会抑制云南松生长。施肥可以显著促进云南松苗木生长,整体而言,氮0.4 g/株、磷0.8 g/株的氮磷配比为云南松苗木生长最佳施肥量,对云南松苗木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进而为培育优质云南松实生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 云南松 最佳施肥量 苗木生长 根系形态 氮磷配施 异速生长


连续两年沼液与化肥配施对桃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比例沼液替代化肥对土壤性质和水蜜桃生长、产量、果实品质的影响,以6年生'早香蜜桃'为试验材料,通过连续2年沼液(ZF)化肥(HF)配施的果园田间定位试验,以无肥处理(CK)为对照,复合肥(CF)研究等氮(N)量条件下0%(HF100%)、10%(HF90%+ZF10%)、20%(HF80%+ZF20%)、30%(HF70%+ZF30%)比例沼液氮替代化肥氮处理下土壤性质和水蜜桃生长、产量、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追施沼液2年后,不同施肥处理均能增加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含量;且沼液与化肥配施处理均可提高土壤pH.不同施肥处理均可明显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其中以HF70%+ZF30%处理的增幅最大,较CK分别显著提高44.31%、41.10%、75.14%.不同施肥处理均提高了土壤中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锌、有效锰、有效铜和有效铁含量,其中HF70%+ZF30%处理的增加效果最明显,HF80%+ZF20%处理次之.与CK相比,不同施肥处理均能促进桃树生长,增加桃叶片氮、磷、钾和叶绿素含量及枝条充实,明显提高了果实产量,增产率0.80%~12.24%.不同施肥处理均提高了桃果实的果皮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Vc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综合比较发现,在本试验条件下以HF70%+ZF30%配施较适合桃的生长及其品质的提升,为沼液作肥料进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大茎野生种57NG208血缘甘蔗群体F1种质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征
《西南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大茎野生种57NG208血缘群体F1种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叶绿素荧光特性,为含大茎野生种血缘甘蔗高光效品种或亲本的选育奠定基础。【方法】以大茎野生种57NG208血缘F1群体为试验材料,采用手持便携式SPAD-502叶绿素仪、PAM-2500便携式荧光仪,对其叶片的叶绿素SPAD值、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光化学淬灭系数qP等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20份种质材料甘蔗叶片的8个光合指标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与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呈极显著正相关,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NPQ)呈极显著负相关,Y(Ⅱ)值与叶绿素SPAD值呈正相关,与其余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基于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值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参试种质被分为3大类,即低等光能转化效率类型(Ⅰ类)、中等光能转化效率类型(Ⅱ类)、高等光能转化效率类型(Ⅲ类)。【结论】在120份大茎野生种57NG208血缘F1种质中,云瑞19-8-43、云瑞19-8-54、云瑞19-8-62、云瑞19-8-64、云瑞19-8-106、云瑞19-8-44、云瑞19-8-2、云瑞19-8-108、云瑞19-8-38、云瑞19-8-57、云瑞19-8-26、云瑞19-8-50、云瑞19-8-107等13份材料属于高光效种质,在创新育种过程中要加大利用力度。
关键词: 甘蔗 大茎野生种 光合叶绿素荧光 相关分析 聚类分析


四个高山杜鹃品种对碱胁迫的响应及其耐碱性评价
《北方园艺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4个高山杜鹃园艺品种'Cosmopolitan'Lord Roberts'Scintillation'Polaris'的试管苗为试材,采用试管内耐碱性评价的方法,通过形态指标(碱害指数、株高增长量、芽增殖数)观测和生理指标(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测定,研究了5个pH水平的培养基对高山杜鹃试管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高山杜鹃耐碱性室内评价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个高山杜鹃品种中'Cosmopolitan'耐碱性最强,培养基中pH 8.9时,碱害指数为13,pH为8.1时,株高增长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其次为'Lord Roberts',p H 8.9时,碱害指数为62,p H为4.8和7.0时,株高增长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Scintilla-tion'和'Polaris'最不耐碱,pH 8.9时,碱害指数分别为97和100.除pH 8.9的处理外,同一品种在其余pH水平下芽增殖系数差异不大.'Cosmopolitan'和'Polaris'在pH 7.0时,SOD活性开始显著降低;'Scintillation'则在pH 5.9时,SOD活性开始显著降低;而'Lord Roberts'自pH 8.1开始,SOD活性已显著低于pH 4.8和5.9时.4个高山杜鹃品种为应对不断增强的碱胁迫在p H 8.1~8.9时,可溶性糖含量最高.


不同季节播种对大麦苗粉及籽粒营养功能成分的影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季节播种对大麦苗粉和籽粒营养功能成分含量的影响,探索优质两用型功能大麦高效生产技术.以48份云南大麦优良品种(系)为材料,连续两年进行四季(春、夏、秋、冬)播种,使用分光光度法和凯氏定氮法测定不同季节播种大麦苗粉与籽粒总黄酮、γ-氨基丁酸、生物碱和蛋白质含量的差异以及分析苗粉和籽粒营养功能成分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年份不同季节播种对大麦苗粉和籽粒的营养功能成分积累有显著影响,苗粉4种营养功能成分平均含量均表现为秋播>冬播>春播>夏播;籽粒表现为冬播>秋播;总体来看,苗粉营养功能成分比籽粒要高.各营养功能成分受播种季节的影响较大,呈现出播种季节>品种>品种x播种季节的趋势.初步筛选出优异两用型大麦品种(矮思秆4、腾云麦4号和云啤22号).
关键词: 大麦 苗粉 籽粒 播种季节 营养功能成分 相关分析


滇中温带地区红火蚁防治方法及效果评价
《植物检疫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滇中温带高海拔地区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的最佳防治方法,本研究选用不同剂型的3种药剂,分别使用“惊扰撒施”法、药液“辅助喷淋灌巢”法与普通撒施法和喷淋灌巢法进行比较,探索不同方法对红火蚁工蚁减退率的影响和对蚁巢的灭除效果。结果表明:饵剂、粉剂使用“惊扰撒施”法和药液“辅助喷淋灌巢”法,对工蚁减退率和蚁巢的灭除效果均高于普通撒施法和喷淋灌巢法;药后3 d、10 d,饵剂“惊扰撒施”法和药液“辅助喷淋灌巢”法灭除效果最好,工蚁减退率和蚁巢防效均为100%;粉剂普通撒施法灭除效果最差,工蚁减退率和蚁巢防效分别为65.67%、59.62%和25.00%、25.00%。药液“辅助喷淋灌巢”法和饵剂“惊扰撒施”法对红火蚁的灭除效果较为彻底,值得推广应用,粉剂普通撒施法效果较差,不建议使用,其他方法可作备选方法轮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