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品质(模糊匹配)
166条记录
不同温度条件对洋桔梗切花生长发育与品质的影响研究

林业科技通讯 2019

摘要:以洋桔梗[Eustoma grandiflorum(Raf.)Shinners]"露西塔"品种为材料,采用不同的温度条件实验处理,测定株高、冠幅、茎粗,总花蕾数、花期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洋桔梗生长适温为20~25℃,在此温度区间内植株高度、花朵数量、花梗长度都要好于其他温度区间。温度长期过低或过高均会造成部分品种会发生簇生现象,特别是温度高于30℃时将造成洋桔梗植株大量簇生以及死亡,植株簇生导致生长停滞,莲座化,开花延迟甚至不能开花。温度大于25℃时有利于植株茎秆变粗且能适当提前开花,但长期高于25℃则会使花梗长度变短,是最终的切花品质下降。

关键词: 温度 洋桔梗 Eustoma grandiflorum(Raf.) Shinners 生长发育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木薯的主要品质特征与综合评价

食品工业科技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木薯品种间的品质差异,为木薯的品质改良、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木薯中2个不良指标(氢氰酸、单宁)和7个优良指标(淀粉、蛋白质、L(+)-抗坏血酸、粗脂肪、粗纤维、总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为评判指标,采用描述性统计、主成分、平均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木薯的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不同品种木薯的品质特性差异较大;经主成分的评价模型综合得分可知,木薯的优良指标得分排名前二的品种是GR891、GR4;经平均隶属函数值的排名可知,木薯优良指标和综合指标的平均隶属函数值排名前二的品种均是GR891、GR4;采用聚类分析可将13个品种木薯分为4类,第1类是SC5、SC11、SC124、SC201、SC205、GR3、GR911,第2类是SC8、SC9、GR4、新选048,第3类是ZM8229,第4类是GR891.采用主成分分析、平均隶属函数与聚类分析对木薯品质的综合评价结果基本一致,SC891、GR4在13个品种木薯中品质较好,该研究可为木薯品种的选育和加工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木薯 品质 主成分分析 平均隶属函数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竹炭与有机肥混施对火龙果产量和品质影响及其改土作用

生态环境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元谋红心火龙果地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水平有机肥施肥量,分别为低(22.5 t·hm~(-2),L)、中(45 t·hm~(-2),M)、高(90 t·hm~(-2),H),有机肥中竹炭添加量分别为0%(Y0)、3%(Y3)、6%(Y6),采用完全随机组合设计,分析竹炭与有机肥混施对红心火龙果地土壤性质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生物炭和有机肥的混施在元谋地区农业生产和红心火龙果高效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竹炭与有机肥混施后0—20 cm土壤中养分含量比单施有机肥显著提高;竹炭与有机肥混施提高了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降低了脲酶活性;土壤性质与酶活性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单施高量有机肥量比低量有机肥量红心火龙果增产24.98%;竹炭与有机肥混施显著增加了红心火龙果总产量,与Y6H处理相比,Y6M、Y6L处理分别增产9.94%、29.82%,且混施增加了红心火龙果中维生素C和花青素含量,而对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22.5 t·hm~(-2)或45 t·hm~(-2)的有机肥用量下添加3%或6%的竹炭,0—20 cm土壤养分含量最高,增产效果最好,且火龙果品质更佳。因此,需要继续探究施用有机肥用量为22.5—45 t·hm~(-2)与添加3%—6%竹炭的最佳配比,达到既能改良土壤,降低施肥成本,又能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关键词: 竹炭 有机肥 红心火龙果 土壤性质 酶活性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时期的轻修剪对云南大叶种茶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处理对茶树新梢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云南大叶茶成龄茶树的修剪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南大叶种茶树品种‘佛香1-11’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设置冬季轻修剪和春茶后轻修剪2个不同时期的修剪处理,对茶树新梢的开采期、新梢机械组成、鲜叶产量及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冬季轻修剪处理的春茶和夏茶开采期分别比春茶后轻修剪处理的早11和8d,但其春茶采摘期较春茶后轻修剪处理短;春茶后轻修剪处理的全年鲜叶产量比冬季轻修剪处理高11.26%,且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春茶后轻修剪处理可提高春茶萌发质量,其正常芽叶比例为100%,冬季轻修剪处理春季正常芽叶比例为73.4%,春茶后轻修剪处理的正常芽叶比例显著高于冬季轻修剪处理;修剪使茶多酚含量和咖啡碱含量显著增高;春茶后轻修剪处理可提高春季烘青和晒青的香气和滋味,干茶白毫显露.[结论]春茶后轻修剪可提高茶树鲜叶产量,改善春茶品质,春季芽叶茸毛增多形成抗性结构,是云南大叶种茶树提质增产抗旱有效艺措施.

关键词: 茶树 修剪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参菌发酵茶品质及安全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摘要:以稍微粗老的晒青茶为原料,接种白参菌进行固态发酵,对比研究发酵前后的品质及安全性。结果表明白参菌发酵茶品质综合评分较原料提高31%,品质明显改善,汤色由黄绿转变为橙红,粗老味消失,滋味变醇,又增添了菌香味,口感较为协调。白参菌发酵茶和原料的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效果一样,小鼠给受试物后观察14天,体重增长,全部存活,最大耐受量(MDT)大于15000 mg/(kg·bw),相当于成人每日平均拟用量6 g[100 mg/(kg·bw)]的150倍,参照急性毒性试验标准,白参菌茶和原料一样属无毒级茶饮品。

关键词: 白参菌 发酵茶 品质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酶促脱胶对咖啡品质影响研究

农产品加工 2019

摘要:酶促脱胶缩短了发酵的时间,并且降低咖啡豆损率,可提高咖啡豆品质。通过对使用3种不同脱胶方法处理的咖啡进行烘焙、杯测,结果显示,酶促发酵处理的咖啡豆在干湿香、风味、回味及平衡感等方面都略优于传统发酵和机械脱胶处理,对咖啡风味、酸度没有影响,该技术可在咖啡主产区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 咖啡 品质 脱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玫汁饮料工艺配方优化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摘要:为研发出香气和口感具佳的双玫汁饮料制作工艺,首先以单因素随机区组实验探索提取玫瑰茄原汁工艺参数,再以此玫瑰茄原汁为原料,分别探索玫瑰花原汁、蔗糖、果葡糖浆、柠檬酸添加量对双玫汁外观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探索生产双玫汁所需玫瑰花原汁、蔗糖、果葡糖浆、柠檬酸添加量的最优配比。结果表明:(1)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甘草均影响玫瑰茄原汁的感官品质,玫瑰茄原汁提取参数以料液比1:80,浸提时间40 min,浸提温度75℃,甘草添加量0.4%为宜。(2)玫瑰花原汁主要影响双玫汁饮料的玫瑰香味品质,其用量宜在2%~4%;蔗糖主要影响双玫汁饮料的甜度,其用量宜在3%~4%;果葡糖浆主要调节双玫汁饮料的甜味感和减少蔗糖的用量,其用量宜在2%~4%;柠檬酸主要影响双玫汁饮料的酸味舒适感,其用量宜在2%~4%。(3)生产双玫汁饮料最佳调配方案为浓度1.25%的玫瑰茄浸提汁+4%玫瑰花汁+2%蔗糖+2.5%果葡糖浆+0.12%柠檬酸。通过该工艺加工的双玫汁饮料,颜色柔玫红、玫瑰香味诱人,营养丰富。

关键词: 双玫汁 关键工艺 调配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普洱茶仓储影响因子与品质变化研究进展

茶叶通讯 2019

摘要:普洱茶是云南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好的仓储条件能促使普洱茶的风味品质逐渐得到改善,从而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本文综述了普洱茶的仓储技术的形成、影响因子及仓储过程品质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促进普洱茶仓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实际生产中普洱茶的仓储存放提供参考.

关键词: 普洱茶 仓储 风味 品质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树中度荫蔽下充分灌水提高干热区咖啡产量及品质

农业工程学报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香蕉荫蔽栽培下灌溉对干热区小粒咖啡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5 a生小粒咖啡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试验,设3个灌水水平:充分灌水(FI)、轻度亏缺灌水(DIL:75%FI)和重度亏缺灌水(DIS:50%FI),4个荫蔽栽培模式:无荫蔽(S0:单作咖啡)、轻度荫蔽(SL:4行咖啡间作1行香蕉)、中度荫蔽(SM:3行咖啡间作1行香蕉)、重度荫蔽(SS:2行咖啡间作1行香蕉),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TOPSIS法对生豆营养品质(总糖、蛋白质、脂肪、咖啡因、绿原酸、粗纤维和水浸出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小粒咖啡干豆产量受荫蔽栽培模式和灌水水平极显著的影响(P<0.01),其中FISM处理的干豆产量最高(5 854.34 kg/hm2),且百粒干质量最大,而该处理的百粒体积和百粒鲜质量与各处理中的最大值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小粒咖啡大多生豆营养品质在不同荫蔽栽培模式和灌水水平下差异显著(P<0.05),蛋白质、脂肪、绿原酸和水浸出物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法和TOPSIS法均表明,FISS处理的综合品质最优,其次是FISM处理,而DISS0处理的最差。与FIS0相比,FISM处理的产量增加14.32%,而FISS处理减少15.69%。从小粒咖啡提质增产的综合效益考虑,建议干热区小粒咖啡灌水处理和香蕉荫蔽栽培模式的最佳组合选用中度荫蔽栽培下充分灌水,该结果可为干热区小粒咖啡水光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灌溉 品质 主成分分析 咖啡豆 荫蔽模式 产量 TOPSIS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鲜食玉米品质指标的优先等级

西南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从市场角度确定鲜食玉米品质指标的优先等级,为鲜食玉米种植者调整玉米种植结构,促进鲜食玉米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7年昆明市农贸市场购买鲜食玉米顾客跟踪随机问卷调查获取鲜食玉米品质指标的相关数据,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鲜食玉米品质指标优先等级进行排序,并确定出各指标的评价数值.[结果]糯性>口感>甜度>籽粒饱满度>气味>皮厚薄>籽粒排列>外观>色泽.应用此结果,得出昆明农贸市场主要鲜食玉米品种综合得分,西双版纳四路糯衍生型小白糯>西双版纳小黄糯>石林白糯>红糯、紫糯>黄甜脆.[结论]云南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发展种植鲜食玉米不失为一种玉米提质增效的选择,鲜食玉米种植者种植糯玉米尤其优异资源的糯玉米更能受到市场青睐.

关键词: 玉米 鲜食 品质 等级 层次分析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