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空间诱变水稻新品种云粳43号的产量和品质特性分析
《热带农业工程 》 2018
摘要:云粳43号是云粳20号通过空间诱变后,从变异单株中经7年7代选育而成的粳稻新品种。利用区域试验中的数据,分析了云粳43号的产量和品质特性。结果显示,云粳43号在区域试验中,产量比对照增产3.97%,增产不显著,但品质远优于对照品种,并具有浓郁的香味;产量的贡献因子主要来源于分蘖数、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品质指标达到国标2级粳米的标准,主要表现整精米率较高、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较低、胶稠度较高。该品种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试验结果,对改良品质和产量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日中性草莓品种主要经济性状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6个日中性草莓品种开展主要经济性状测定与分析,为育种亲本选配和生产上品种选择提供性状信息。【方法】2个自育品种(‘秋怡’和‘秋香’)穴盘苗和4个美国品种(‘Monterey’,‘Portola’,‘Albion’和‘San Andreas’)裸根苗于2015年10月7日定植,深沟高畦双行定值,植株通过滴灌获得全营养肥。植株于次年3月初开始开花,鲜果从5月初开始采收至12月中旬止。期间对各品种夏季花量(单株花序数、单花序花朵数和单株花朵数)、果实产量(果实总产量,商品果产量,小果产量,畸形果产量及果数)、果实硬度、果实表面颜色和果实糖酸含量等经济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各主要经济指标在品种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不同的基因型是造成性状差异的主要原因; 2个自育品种商品果产量达到美国品种的产量水平,可溶性糖含量高,有机酸含量低,但果实硬度低,适宜作为鲜食品种育种亲本和鲜食栽培; 4个美国品种普遍有机酸含量和果实硬度高,适宜作为加工品种育种亲本和加工用栽培。【结论】该研究为育种者育种亲本选配和生产上品种选择提供了有益的性状信息。


云南省普通小麦育成品种(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了解云南省建国以来普通小麦育成品种(系)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情况,利用SDS-PAGE电泳技术对152份云南省1950s以来普通小麦育成品种(系)HMW-GS组成和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省普通小麦在Glu-A1位点具有N(56.58%)和1(43.42%)2种亚基类型,在Glu-B1位点具有7+8(42.11%)、7+9(34.87%)、6+8(0.66%)、14+15(7.24%)、17+18(13.16%)和13+16(1.97%)6种亚基类型,在Glu-D1位点具有2+10(5.26%)、2+12(54.61%)、5+10(24.34%)和5+12(15.79%)4种亚基类型;(2)云南省普通小麦HMW-GS组合类型比较丰富,共出现27种亚基组合类型,其中"N,7+8,2+12"、"N,7+9,2+12"、"1,7+8,2+12"与"1,7+9,5+10"较多,出现频率分别为20.39%、9.87%、7.89%和7.89%;(3)云南省各个时期育成品种(系)的HMW-GS品质评分基本维持在4.50左右,1990s以后育成的品种(系)中优质亚基5+10出现的频率随普通小麦育成时期的推移而逐渐增加。由此可见,云南省普通小麦的HMW-GS在Glu-A1、Glu-B1、Glu-D1位点上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共有12种HMWGS等位变异,包括13+16、2+10和5+12三种稀有亚基类型和27种亚基组合类型;对加工品质具有正效应的优质亚基17+18和5+10频率较小,缺乏优质亚基2*。因此,在云南省普通小麦的品质改良中应加强优质亚基2*、17+18和5+10引入及合理应用。
关键词: 小麦 云南 品质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云南省普通小麦育成品种(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了解云南省建国以来普通小麦育成品种(系)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情况,利用SDS-PAGE电泳技术对152份云南省1950s以来普通小麦育成品种(系)HMW-GS组成和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省普通小麦在Glu-A1位点具有N(56.58%)和1(43.42%)2种亚基类型,在Glu-B1位点具有7+8(42.11%)、7+9(34.87%)、6+8(0.66%)、14+15(7.24%)、17+18(13.16%)和13+16(1.97%)6种亚基类型,在Glu-D1位点具有2+10(5.26%)、2+12(54.61%)、5+10(24.34%)和5+12(15.79%)4种亚基类型;(2)云南省普通小麦HMW-GS组合类型比较丰富,共出现27种亚基组合类型,其中"N,7+8,2+12"、"N,7+9,2+12"、"1,7+8,2+12"与"1,7+9,5+10"较多,出现频率分别为20.39%、9.87%、7.89%和7.89%;(3)云南省各个时期育成品种(系)的HMW-GS品质评分基本维持在4.50左右,1990s以后育成的品种(系)中优质亚基5+10出现的频率随普通小麦育成时期的推移而逐渐增加.由此可见,云南省普通小麦的HMW-GS在Glu-A1、Glu-B1、Glu-D1位点上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共有12种HMWGS等位变异,包括13+16、2+10和5+12三种稀有亚基类型和27种亚基组合类型;对加工品质具有正效应的优质亚基17+18和5+10频率较小,缺乏优质亚基2*.因此,在云南省普通小麦的品质改良中应加强优质亚基2*、17+18和5+10引入及合理应用.
关键词: 小麦 云南 品质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云南田、地2种栽培方式对大麦籽粒品质影响的研究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18
摘要:为了研究云南田、地2种栽培方式对大麦主要品质的影响,选取11个大麦品种分别采用田、地2种方式种植,在收获之后,利用近红外谷物分析仪测定大麦籽粒水分、蛋白质、淀粉和粗纤维含量。分析表明,所有参试大麦品种籽粒的水分、淀粉含量均是田栽培方式比地栽培方式含量低;蛋白质含量则是田栽培比地栽培高;除云大麦9号田栽培的粗纤维含量比地栽培的高外,其他品种均是田栽培的粗纤维含量比地栽培的低。田、地2种栽培方式对大麦籽粒水分、蛋白质、淀粉、粗纤维含量均达极显著影响(P <0.01);田、地2种栽培方式下,六棱和二棱大麦的水分、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均达极显著差异(P <0.01),其中六棱大麦这2种栽培方式籽粒淀粉含量达显著差异(P <0.05),二棱大麦籽粒淀粉含量达极显著差异(P <0.01);栽培方式和棱型均对大麦品质性状有较大影响。


调节剂对柠檬产量及品质正逆调控的效应
《江西农业学报 》 2018
摘要:以6年生云柠1号尤力克柠檬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柠檬花果数、果实产量和品质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对柠檬开花坐果有正调控效应,可增加花蕾0.63~4.73朵、开花数0.63朵、着果数0.50~2.10个,实现总产量增加18.90%;喷施乙烯利和赤霉素对柠檬开花坐果有逆调控效应,与对照相比,喷施乙烯利后花蕾数减少0.20~7.00朵,开花数最多时仅为0.33朵,叶片数减少6.30~14.33片,导致减产22.78%;喷施赤霉素后花蕾数减少0.50~7.73朵,开花数减少1.33朵,总产降低45.15%。喷施生长调节剂对柠檬果实品质也有影响,喷施多效唑的单果重比对照大14.93 g,喷施生长调节剂后各处理可滴定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


特异茶树品种紫娟白茶新加工工艺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目的]研究新工艺对紫娟白茶感官品质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以紫娟茶鲜叶为原料,在萎凋过程中添加脂肪酶并加以轻微包揉和轻微发酵,按此工艺制作白茶,考察新工艺对紫娟白茶感官品质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萎凋过程加入脂肪酶会提升紫娟白茶品质;新工艺制作的紫娟白茶,在外形、色泽、叶底、汤色、香气和滋味方面都体现出较好的优势,且茶氨酸、茶多酚、可溶性糖和花青素含量有所提升。[结论]该研究可为促进紫娟白茶品质的提升,进一步完善紫娟白茶技术体系,增强紫娟白茶整体市场竞争力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