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687条记录
施用酒精废液对耕作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施用甘蔗酒精废液后土壤性质变化情况,通过对连续多年集中施用甘蔗酒精废液的蔗区耕作土壤取样检测。结果表明:土壤容重随着酒精废液施用年限的增加而增大,不施用酒精废液的土壤容重在1.17~1.45 g cm~(-3),施用3年后增加到1.23~1.53 g cm~(-3);施用酒精废液会增加耕作蔗地土壤氯离子含量,不施用甘蔗酒精废液的土壤氯离子含量在44.90~74.45 mg kg~(-1)之间,施用甘蔗酒精废液3年后增加到63.90~152.44 mg kg~(-1)之间;提高土壤性pH值,不施用酒精废液的土壤pH在4.5~5.1,施用3年后提高到4.8~5.4;施用酒精废液1~3年土壤各种营养成分明显改善,土壤中有机质、有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含量显著提高。

关键词: 酒精废液 土壤 理化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花芽分化及花序发育过程的石蜡切片显微观察与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常规杂交是甘蔗遗传改良的主要手段,开花诱导是亲本杂交的关键。花芽分化和花序发育对甘蔗开花至关重要,但目前笔者们对这一过程还缺少必要的了解。本研究以当前甘蔗主栽品种粤糖93-159为材料,对其茎尖分生区花芽分化及花序发育过程进行石蜡切片显微观察。结果显示,甘蔗开花过程可明显划分为6个阶段:营养生长阶段——甘蔗分生区维持营养生长;花芽分化阶段——生长锥分生区膨大,产生花序分生组织;枝梗分化阶段——分生区周围的褶皱分化产生一次、二次枝梗分生组织;小穗/小花原基分化阶段——沿枝梗产生的小穗分生组织分化出2朵小花分生组织;花器官分化阶段——小花分生组织分化形成典型花器官;成熟阶段——抽穗开花,可以授粉。此结果揭示了甘蔗花发育分化过程中的组织形态变化,可为甘蔗开花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甘蔗 花芽分化 花序发育 石蜡切片 显微观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花生四烯酸的高山被孢霉菌株发酵条件优化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高产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简称ARA)的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alpina)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期获得更高的菌体生物量和ARA产量.[方法]以前期筛选出的3株高产ARA菌株为供试菌株,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最佳碳、氮源,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配方并筛选最适生长温度.[结果]M. alpina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酵母浸粉,最适生长温度为20℃.其中D1菌株的最佳培养基配方:葡萄糖120 g/L,KH2PO41 g/L,酵母浸粉15 g/L,初始pH 5. 5; N24菌株的最佳培养基配方:葡萄糖120 g/L,KH2PO41 g/L,酵母浸粉20 g/L,初始pH 6. 0; 11f01菌株的最佳培养基配方:葡萄糖120 g/L,KH2PO41 g/L,酵母浸粉15 g/L,初始pH 6. 0.优化后3株菌的生物量分别为26. 67、27. 07和23. 02 g/L,分别增加了22. 0%、15.39%和23. 73%; ARA含量分别为4. 29、4. 39和3. 45 g/L,分别增加了38. 79%、23. 16%、64. 59%.[结论]对M. alpina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后,3株菌的菌体生物量和ARA含量均明显提高.

关键词: 高山被孢霉 花生四烯酸 菌体生物量 正交试验 发酵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瓜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

中国瓜菜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优良的品种是农业增产的内在因素,是农业生产中其他措施不可替代的重要生产资料。但是,优良的品种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才能充分挖掘良种的增产增收潜力。因此在推广良种时应结合当地的气候、土质、栽培习惯情况,根据良种的特征特性制定适宜的栽培管理方法。以‘云南瓜2号’为例,阐述了南瓜的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供生产者参考。

关键词: 南瓜 ‘云南瓜2号’ 良种良法 配套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樱桃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甜樱桃品种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方法】对不同甜樱桃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产量以及果实品质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布鲁克斯、先锋、早大果是开花较早的甜樱桃品种,而红蜜、西尔维亚、斯克乃德斯3个品种开花较晚。不同甜樱桃品种的花期在12~23 d。红灯、早大果的果实成熟较早,果实生育期较短;西尔维亚的果实成熟较晚,西尔维亚、南阳红的果实生育期较长。叶芽开放期在3月16至29日,落叶终止期在12月8至10日。定植3年的6个甜樱桃品种中,早大果的树高、干周、平均单果重最大,分别为3. 16 m、22. 85 cm、7. 92 g。布鲁克斯的单株产量最大,为1. 08 kg。定植11年的本地樱桃-布莱特的树高、干周、平均单果重、单株产量分别为4. 25 m、50. 35 cm、8. 64 g、34. 85 kg。定植12年的10个甜樱桃品种中,南阳红的树高最高,为4. 67 m;雷吉娜的干周最长,为61. 88 cm;早大果的平均单果重最重,为11. 44 g;龙冠的单株产量最大,为36. 60 kg。布鲁克斯的裂果率最大,为51%;红灯、西尔维亚、先锋、萨米脱的裂果率在10%以下,其它品种未发现裂果现象。8个甜樱桃品种的磷、锌、铁、锰、镁、钙、铜、钠、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99 mg/kg、0. 715 mg/kg、3. 44 mg/kg、1. 49 mg/kg、108 mg/kg、98. 7 mg/kg、0.431 mg/kg、1. 94 mg/kg、0. 183%;总糖、维生素C、粗纤维、总酸、水分、可溶性固形物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 22%、21. 9 mg/100g、0. 10%、1. 20%、83. 1%、15. 79%。布鲁克斯的糖酸比值最高,萨米脱的最低。【结论】不同甜樱桃品种生物学特性、产量、果实品质有所差异。

关键词: 甜樱桃 生物学特性 果实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槟榔芋多糖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食品科技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对比热水浸提法与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确定提取槟榔芋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热水浸提法提取槟榔芋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为3 h,料液比为1:35,提取温度为70℃,多糖提取率为4.89%;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槟榔芋多糖的最佳方案为:超声温度50℃,超声功率90%,料液比1:40,提取时间45 min,多糖提取率为6.10%。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优化了多糖的提取工艺,不仅极大地缩短了提取时间,降低了能耗,也极大提高了槟榔芋多糖提取率。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显示,清除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1.186 mg/m L和0.910 mg/m L;当槟榔芋多糖质量浓度为1.6mg/mL时,其吸光度值为0.545。说明槟榔芋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 槟榔芋 多糖 热水浸提法 超声波辅助法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澜沧江流域芒果种质资源果实性状多样性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澜沧江流域芒果种质资源的果实性状多样性,为有效地保护芒果种质资源及改良品种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收集澜沧江流域11个县28个乡镇的芒果种质资源82份,对其果实性状进行测定及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在82份芒果种质资源中,单果重为0~50、50~80、80~120和120~260 g的种质资源分别有6、49、19和8份;果实形状为椭圆形、扁圆、象牙形、卵形、长扁圆形和桃形的种质资源分别有66、8、3、2、2和1份;果皮颜色为绿色、黄绿色、黄红色、绿黄色、绿白色和黄色的种质资源分别有48、9、12、2、2和9份;果肉颜色为金黄色、橙黄色、浅黄色、橙红色和深黄色的种质资源分别有34、25、12、4和7份;果实香气为无香气、芳香、椰乳香、木瓜香、松香和清香的种质资源分别有41、36、2、1、1和1份。变异系数以单果重最高(48.12%),其次是果皮厚度(27.27%),以果实厚度最低(13.62%),果实长度、果实宽度、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异系数均在20.00%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单果重、果实长度和果实厚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可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下同);单果重与果实长度、果实宽度、果实厚度和可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宽度与果实厚度和可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厚度与可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果重、果实长度、果实宽度、果实厚度和可食率在第一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果皮厚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第二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表明这7个性状是造成澜沧江流域芒果种质资源果实多样性的主要因素。82份芒果资源分为2个大类群,第Ⅰ类群的种质资源果型大,且第Ⅰ-1亚类种质资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食率较高;第Ⅱ类质资源果型较小,尤其是第Ⅱ-2,且其可食率低。【结论】澜沧江流域芒果资源果实性状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可通过引种驯化、杂交、嫁接和分子育种等技术把其优异基因延续下去。第Ⅰ-1亚类种质资源的果型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食率较高,可作为选育和改良品种的亲本材料,第Ⅱ-2亚类果型小,可食率低,可作为园林观赏资源。

关键词: 芒果 种质资源 果实性状 多样性 澜沧江流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棒孢霉叶斑病菌防治药剂室内毒力测定

中国南方果树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由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香蕉叶斑病是香蕉产区的主要叶斑病之一。为筛选对该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选用7种杀菌剂对其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丙环唑效果较好,EC_(50)4.247 mg/L,其次为多抗霉素和苯甲·丙环唑,EC_(50)分别为4.722和5.999mg/L,这3种杀菌剂对多主棒孢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关键词: 香蕉叶斑病 多主棒孢 毒力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及人工快繁中有效增殖途径的研究

中药材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对白及Bletilla striata人工快繁中的增殖途径进行研究,以炼苗成活率为标准,筛选最有效的增殖途径,为白及组培试管苗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白及增殖基本培养基(MS+AC 1.0 g/L+香蕉泥50 g/L+蔗糖20 g/L)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2,4-D、6-BA、NAA、KT,以不同增殖代数试管苗为材料,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植物激素种类进行完全组合实验,观察不同增殖代数中试管苗的增殖方式,确定各增殖代试管苗的最佳增殖途径。结果:1、2代增殖苗适合以愈伤组织-丛生芽增殖,在基本培养基+2,4-D 0.1 mg/L+KT 0.5 mg/L中,增殖系数可达8.32和7.68;3代增殖苗以分蘖繁殖为主、愈伤组织-丛生芽增殖为辅,在基本培养基+6-BA 0.1 mg/L+NAA 1.5 mg/L中,增殖系数为4.73;4代以后增殖苗则以分蘖增殖为主、假鳞茎繁殖为辅,在基本培养基+6-BA 0.1 mg/L+NAA 1.5 mg/L中,增殖系数亦可达3.50以上。在1/2MS+AC 1.0 g/L+蔗糖15 g/L+香蕉泥80 g/L+6-BA 0.01 mg/L+NAA 1.0 mg/L中培养90 d后,可获得根粗苗壮、约70%具假鳞茎的再生植株,生根率100%;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亦达100%。结论:在白及的人工快繁体系中,低代数试管苗适宜采用愈伤组织-丛生芽增殖,而不适宜直接生根培养;高代数试管苗则适合采用分蘖、假鳞茎繁殖方式进行增殖。

关键词: 白及 增殖培养 愈伤组织 分蘖繁殖 假鳞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鳄梨中主要功能成分及其功能特性研究进展

保鲜与加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综述了鳄梨果实主要功能成分及其功能特性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鳄梨中脂肪酸、维生素、膳食纤维、类胡萝卜素、多酚类物质、谷胱甘肽的生理活性及其功能特性,旨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中国鳄梨资源提供参考。

关键词: 鳄梨 功能成分 功能特性 生理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